2月15日,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产业园,约5.4万平米的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内,流水线在快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工程师们正试装、测试无人机单件样。
(资料图)
这是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制造基地的生产场景。为满足自主运行的产能需求,部分员工提前搬至尚处于试运营阶段的基地。公司常务副总、董事会秘书李小燕透露,这里计划投资约3.4亿元,将建两栋厂房、一栋研发大楼及相应的生活配套,建成后将形成约3700架无人机的年产能,带动300-500人就业,目前是业内工业无人机领域生产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
“硬”措施:缩短报建程序审批快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李小燕介绍,从基地投资对接到完成供地,总共不到一年,取得土地后,天府新区派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专人对接,全程指导报建程序,极大地缩短了她们报规报建的时间。“这个项目总体比较顺利。”她总结道。
新春伊始,从政府到企业,开局便是“加速跑”。成都充分发挥城市抢抓开局的行动自觉,陆续出台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为2023年经济发展带来缕缕“春风”。
其中成都发布的《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强调,围绕“链主”企业,着眼创新协同、生产配套等,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链主+配套”协同发展。
成都,作为国内工业无人机的产业中心之一,目前无人机上下游企业超过100家,在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传感器、应用软件等方面均可实现快速对接。此前,《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将“工业无人机”作为建圈强链的2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工业无人机是成都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
纵横股份正是整个工业无人机产业的链主企业,相关产业链包括航空、材料、电子、软件等诸多领域。目前纵横股份无人链的30%至40%在成都本地配套,其他环节产品在国内各地配套生产。“升级产业服务,我们可能会享受到供应链甚至人才吸引方面的好处。”在李小燕看来,通过头部企业的“牵引力量”,聚集产业上下游的配套合作伙伴逐渐在成都落地,这样能够减少供应链环节的物流成本和沟通成本,降低企业间的整体交易成本。
“软”环境:优化进出口模式通关快
近日,一列满载20吨木碎料板的中欧班列通过“快通模式”,经波兰,由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入境后,抵达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在海关监管货物存放区等待着清关。
作为承接本次进口的货运代理商,陈璞对这类普货进出口业务已驾轻就熟,进入博立通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十年,他见证了公司成长为一家进出口货运代理AEO高级认证企业的全过程。
陈璞介绍,在成都中欧班列的带动下,公司普货类产品的进出口数量开始急剧增加,涵盖航空、汽车、服装、机器仪器设备、食品等多个领域。2022年,公司总体营业额同比去年增长了13.7%,总利润率提升到3.3%。
进出口业务倍增背后,离不开成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陈璞介绍道,“铁路快通+车边直提”模式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货物在集装箱中心站不落箱直接从铁路线束提离运至企业仓库,每票进口货物减少了2次集装箱吊装、1次转关手续和口岸堆存环节,货物的整体通关时间较原来快了2-3天,单票货物减少报关、短驳、吊装作业成本及口岸堆存费用千元以上。“我们的铁路快通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多的客户愿意与我们合作,目前这类业务几乎占到了我们进口报关单的20%到30%。”
依托一系列政策利好和成都的国际班列,该公司未来也有了新的战略规划。他表示,将整合进出口已有的资源向服务提供商转型,并在国内建设一套物流分包体系,同时将报关货运服务延伸至海外,成立海外仓。
“强”信心:助企纾难解困办结快
“请问准备上市要提供哪些资料,相关部门要走哪些流程?针对准备上市的企业,政府是否有优待政策和相关奖励?”近期,位于成都武侯区的一家科技型企业准备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经办人鄢女士拨通了12345助企热线。
武侯区收到该热线办理通知单后,赓即行动。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当天即向当事人回复工商、社保、金融、税务和公积金部门的所需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针对企业问题,我们的要求是诉求第一时间受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回复第一时间到位。”智慧蓉城武侯区运行中心分管负责人陈杨说。据了解,武侯区在区审批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国资金融局等六个企业问题受理量最大单位,建立了直通联办机制,设立直通联办专员。
鄢女士表示,通过12345助企热线反映的问题当天就顺利办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联系处理的时候态度很好。对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办结如同一剂强心针、一颗定心丸,极大鼓舞了企业壮大发展的干劲。
“营业执照能否异地注销?”“大运场馆赛后能否投入城市生活使用?”“员工办健康证是否免费?”“三色路夜市回归,摊位如何办理?”……
1月28日,成都12345亲清在线正式上线。平台创新集成了蓉易办、蓉易享、12345助企热线以及蓉易见四大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政企互动“总客服”、便企利企“总平台”。自上线以来,12345助企热线及成都各政务大厅,都能接到不少像“鄢女士”这样的企业咨询电话。据成都市网络理政办数据显示,从1月28日截至2月21日17:00,12345助企热线共收到企业来电来信6784件,受理量较去年同时段增长1485.05%;从来电主体来看,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意向投资兴业的市民居多,占比超过90%。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向好,是来成都投资兴业的高涨热情,数据暖意,诠释成都市场主体的生机与活力。热线工作一根针,串起城市千条线。成都12345亲清在线的落地,不仅显著扩大纳税服务、企业上市等便企服务的覆盖面,更彰显成都助企纾困的决心和信心。
审批快、通关快、办结快,成都正聚力打造营商环境“快”车道,助企发展添动能。正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优则企业强。各地区各部门秉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多措并举的‘硬措施’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热情不断激发。”(文/陈敏)
Copyright 2015-2022 中公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