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社部说法,可概括为八个字——“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即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资料图)
所以说,如果政策实施的时候,自己已是原本将要退休的年龄,最有可能的,仅仅是在原退休年龄基础上延长几个月而已。
人社部公布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提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十四五”时期
退休、养老、社保会有什么变化?
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规划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规划还透露一组数字: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延迟退休政策屡屡被提及,已经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2021年2月份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退休年龄总体偏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初是40岁左右,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更高,已经超过了80岁。
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规划提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目前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未来或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
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
●法定人员应保尽保;
●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年金基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
人社部数据显示,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增长到2020年的2900元左右。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全国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由686元提高到2020年的1506元。
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未来有望继续上涨。
新政策自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另外,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目前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计算方法,每年延迟六个月,那时男性、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将分别是60.5岁、55.5岁和50.5岁。制定退休年龄为60岁,而如果在55岁想要提前退休的话,领取到的养老金就只有在6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70%。
Copyright 2015-2022 中公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